您现在的位置是:应用 >>正文

能上逻辑投资构狂坊还欢背后的以太车吗机

应用73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几个月,以太坊的表现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记得年初那会儿还在1380美元徘徊,转眼间已经冲到4360美元高位,这涨幅比坐火箭还快。但有意思的是,这轮行情里唱主角的竟然不再是散户,而是那些西装革履的机构玩家们。机构大举进场,市场格局大变我在翻看数据的时候,一个现象特别扎眼:截至8月中旬,70家机构的钱包和ETF基金竟然囤积了近千万枚ETH,占到流通量的近8%。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市面上还在讨论"... ...

最近几个月,以太坊的表现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记得年初那会儿还在1380美元徘徊,转眼间已经冲到4360美元高位,这涨幅比坐火箭还快。但有意思的是,这轮行情里唱主角的竟然不再是散户,而是那些西装革履的机构玩家们。

机构大举进场,市场格局大变

我在翻看数据的时候,一个现象特别扎眼:截至8月中旬,70家机构的钱包和ETF基金竟然囤积了近千万枚ETH,占到流通量的近8%。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市面上还在讨论"散户如何抄底"呢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当价格突破4200美元时,那些持有上万枚ETH的"巨鲸"地址数量突然暴增,创下了13个月来的新高。

说实话,这种机构主导的市场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兴奋的是,大资金进场说明行业越来越成熟;担忧的是,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还能分到蛋糕吗?

老司机也翻车,坚守有多难?

这轮行情最戏剧性的地方,莫过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大佬们集体"打脸"。Abraxas Capital这个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机构,1800美元抄底却在2300美元就急着套现,结果眼睁睁看着价格继续翻倍,最后亏了1.4亿美元。更讽刺的是,BitMEX那位整天喊着"以太坊必破万"的创始人,居然在3500美元时看空,最后被迫在4200美元高位接盘。

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:在暴涨暴跌的加密市场,知行合一比想象中难得多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老矿工,2018年就囤了几百个ETH,结果在去年熊市里1400美元全抛了,现在每次喝酒都悔得直拍大腿。

价格先行,基本面随后

最近总有人问我:"以太坊涨这么多,可链上数据没跟上啊?"我觉得这种想法太书生气了。加密市场从来都是故事先行,就像Solana那波行情,价格从7.8美元涨到130美元后,生态才真正爆发。想想看,当年亚马逊股价翻倍的时候还在亏钱呢,特斯拉暴涨时交付量也就增长25%。

现在的以太坊像极了2017年的互联网股票,大家都在赌未来。监管政策松绑、机构配置需求,这些预期才是推动价格上涨的真正动力。等到各项指标都完美了,可能连汤都喝不上了。

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?

我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私信。说实话,牛市里最痛苦的不是亏损,而是踏空。从技术面看,这轮行情确实还没到疯狂阶段——谷歌搜索热度只有历史峰值40%,推特上讨论也不多,说明大量散户还在观望。

我的建议是:别在直线拉升时追高,等那些"插针"式的急跌再分批建仓。记住2017年的教训,那些在最高点all-in的人,很多到现在都没解套。投资就像坐公交车,错过这班总比上错车强。

说到底,加密市场永远充满意外。与其纠结点位,不如好好想想:你相信区块链的未来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短期的波动又算什么呢?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8月25日行情观察:比特币走势关键期,市场情绪微妙变化

    应用

    作为长期跟踪加密货币市场的老手,我不得不说当前比特币的走势确实让人捏把汗。从技术面来看,日线级别的55日均线这个关键支撑位已经被无情击穿,就像纸糊的防线一样不堪一击。说实话,110000这个整数关口恐怕要经受一场严峻考验了。机构动向透露重要信号更令人担忧的是,贝莱德这些金融巨鳄已经开始悄悄减持比特币了。这就像股市里那些先知先觉的"聪明钱"在撤退,往往预示着更大级别的调整即将到来。我个人认为,短线内... ...

    应用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华尔街老钱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5篇深度解析带你读懂市场脉搏

    应用

    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最近难得敞开心扉,分享了这家加密巨头的成长历程。说实话,听完这些故事,我才明白这家公司能活到今天真是个奇迹。想想看,既要应对美国本土的残酷竞争,又要时刻防备朝鲜黑客的偷袭,还要在政策的风口浪尖上保持平衡。最戏剧性的是,差点因为CEO的一票否决错过了USDC这块大蛋糕!现在他们又在捣鼓预测市场,看来加密世界的边界还在不断拓展。以太坊站上4900... ...

    应用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当艺术遇上资本:加密货币的文艺复兴之路

    应用

   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时,他突然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"有时候最颠覆性的革命,往往隐藏在最朴实的表达中。"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。作为一个见证了加密行业起起落落的观察者,我不禁在想:这个行业如何才能实现质的飞跃?美第奇家族与西斯廷教堂:资本的悖论记得那年站在西斯廷教堂仰望《创世纪》时,我脑子里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:米开朗基罗当时真的快乐吗?这位自称"不是画家"的雕塑家,其实是被债务和教皇的威逼下才... ...

    应用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