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回顾 >>正文

科技图再添重图悄悄布局3版谷歌要拼巨头

回顾2587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在区块链圈子流传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:谷歌云正式踏入了EigenLayer的测试网阵营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"终于来了"。作为长期关注Web3发展的从业者,我深知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合作尝试,而是标志着传统科技巨头对去中心化未来投下的又一枚重要棋子。谷歌云的EigenLayer布局意味着什么?根据EigenLabs内部人士透露,谷歌云现在已经加入了由65多个运营商组成的"运营商... ...

最近在区块链圈子流传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:谷歌云正式踏入了EigenLayer的测试网阵营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"终于来了"。作为长期关注Web3发展的从业者,我深知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合作尝试,而是标志着传统科技巨头对去中心化未来投下的又一枚重要棋子。

谷歌云的EigenLayer布局意味着什么?

根据EigenLabs内部人士透露,谷歌云现在已经加入了由65多个运营商组成的"运营商工作组",成为Goerli测试网的节点运营商之一。想想看,这可是以太坊生态中最具创新性的再质押协议之一,允许用户把已经质押的ETH再次利用起来。谷歌云的加入就像是在说:"嘿,这块蛋糕我必须分一块。"

不过有意思的是,当我向谷歌云求证时,他们只确认了参与测试网的事实,却对是否会上主网、会不会加入区块链节点引擎这些关键问题三缄其口。这种态度让我想到,也许他们自己都还在观望,就像站在泳池边试水温,还没决定要不要跳进去。EigenLabs那边也坦言,现在谈主网合作还为时尚早。

谷歌的Web3野心:从节点引擎到预言机

说起来,谷歌在Web3领域的布局就像是在下一盘大棋。从2022年1月传出组建区块链部门开始,他们就一直在稳步推进。记得去年4月他们推出Web3创业扶持计划时,很多人还持怀疑态度。但看看现在,从成为Polygon验证者,到与LayerZero合作成为默认预言机,再到这次EigenLayer的测试网参与,每一步都走得相当扎实。

不过有意思的是,虽然布局广泛,但谷歌似乎特别谨慎。他们在Polygon验证者中的持币量少得可怜,排名几乎垫底。这种"小步快跑"的策略,与其说是财务投资,不如说是在积累实战经验。就像在说:"我们先试试水,等摸清门道再加大筹码。"

争议中的Web3未来

当然,科技巨头进入Web3领域总是伴随着争议。很多区块链纯粹主义者担心,像谷歌云这样的中心化巨头的参与会削弱去中心化的本质。这种担忧不无道理——毕竟让一个掌握着全球云计算资源的庞然大物来运营节点,怎么看都像是个矛盾的存在。

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合作也许正是Web3发展必经的一步。就像当年互联网从极客玩具变成大众工具一样,也许需要这些科技巨头的参与,才能真正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。EigenLayer预计明年上半年就会上线主网,到时候谷歌云会扮演什么角色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8月博弈

    回顾

   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办公室,就发现比特币在114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上演了一出精彩的"防守反击战"。看着价格从支撑位快速反弹到115700美元附近,不禁让我想起上周那个戏剧性的波动。从技术面来看,4小时图上连续的小阳线像是多头在慢慢吹响进攻号角,但日线图上的中轨位置又像是个温柔的提醒——别太激动,市场还没完全明朗。比特币:在震荡中寻找机会说实话,比特币最近的走势就像是在玩跷跷板。114000美元这... ...

    回顾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币安变天:CZ卸任背后的市场新机遇

    回顾

    昨晚的加密货币圈注定无眠。随着CZ辞去币安CEO职务的消息爆出,整个市场都为之震动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时,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在键盘上。但冷静下来想想,事情可能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糟糕。一场早有预兆的交棒43亿美元的罚款、18个月的潜在刑期...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吓人,但说实话,这场"风暴"来得并不突然。作为一个跟踪币安多年的观察者,我能感觉到CZ这几年一直在为这一刻做准备。相比之下,FT... ...

    回顾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机构大佬们为何疯狂押注比特币?减半行情背后藏着这些机会

    回顾

    最近两个月,加密货币圈子里发生了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——机构投资者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,疯狂往比特币里砸钱。10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,这笔资金流入不仅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转变,更像是在为明年4月的比特币减半事件提前布局。机构为何突然爱上比特币?说实话,看到CoinShares最新的周报数据时,我还是有点惊讶的。短短七周时间就有10亿美元涌入加密市场,这让我想起2020年DeFi热潮时的场景。不过这次不一样... ...

    回顾

    阅读更多